摘要:目前已经出土的“兵马俑坑”,一共有4 处,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四号坑。坑中共有总共8 千余件“兵俑”加“马俑”,另有驷马战车130 余辆。各坑中的兵马俑均列成方阵排列,构成了一个宏伟的古代军阵。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根据发掘的情况推...
目前已经出土的“兵马俑坑”,一共有4 处,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四号坑。坑中共有总共8 千余件“兵俑”加“马俑”,另有驷马战车130 余辆。各坑中的兵马俑均列成方阵排列,构成了一个宏伟的古代军阵。
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根据发掘的情况推算,坑内共有徒步步兵和车兵俑六千左右,驷马战车三十余辆。坑内虽有马俑,但均为战车用马。
二号坑长124米,宽98米,分为四个不同编组的小方阵。第一小阵为弩兵阵,共有160个跪射重装俑和有172个立射轻装俑,并有军官俑和军吏俑各一。第二小阵为战车阵,共有战车64乘,每车有甲士三人,无配属步兵。第三小阵为步、骑、战车混编指挥方阵;合计战车19辆,其中指挥车一辆,264个步兵俑,8个骑兵俑。第四小阵为车骑混编阵,共计战车6辆、108个骑兵俑。
三号坑占地520平方米,共有战车一辆,68个武士俑,判断为兵马俑的指挥机关所在。
四号坑则空无一物,可能未建成,就被迫停工。
▲秦始皇兵马俑坑布局图
根据秦俑和相关文献的配合研究来看。秦军的基层步兵编制为六级: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仕,设仕长一人;五仕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设五百主一人;两五百,设千人将一人。骑兵编制为四骑一组,三组为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车兵编制为八乘为一偏,二偏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
一般说,一个千人队,再配属一定的独立骑兵与战车部队,就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作战效力的曲,曲有军侯一人。若干个曲构成一部,部的长官为校尉。一般秦军由将军统领若干个校尉,但咸阳卫戍军作为秦帝国皇帝的直属部队,其校尉直辖于皇帝本人。这正和三号坑中未见统帅俑相对应。另外,五百主以上的军官就拥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其兵力大约是该军官所辖兵力的十分之一,也正和三号坑的情况相对应。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出阵法的概念与兵马俑所处的态势。为了战胜敌人,指挥官就必须按一定组织形式将战士统合起来,便于指挥和控制,以适应不同的战斗模式,这就是阵法。不过阵法其实是两个词,阵是某个状态下军队的组织形态,法是如何指挥阵变化的方法。阵法总体而言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
兵马俑所处的态势则属于“陈兵”状态,类似咸阳卫戍军处于检阅状态而非临战状态。如果转入行军或接战状态,咸阳卫戍军的布局和组织形式必然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地从静态理解兵马俑所提供给我们的军阵信息配合“强弩在前,锬戈在后”的记述来看,秦军步兵的核心打击手段是强弩掩护下,阵列步兵所发动的长铍冲锋。
这正与兵马俑一号坑的兵源构成和武器配备想对应。一号俑坑,由前锋、本阵、两翼和后卫构成。前锋为3横列、每列68人,共204人,其中3人带甲,201人轻装。这204人大部分为弓弩兵,但还夹杂少量持戟士兵。前锋士兵之后的本阵,是由38列纵队组成的战车与步兵本阵,其中少量使用弓弩与剑戟的轻装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手持铍戟的重装战士。在方阵两翼各是170人的单列警戒部队,其中135人重装,35人轻装。方阵后卫也为3横列、每列68个,共204人,但是全员重装着甲。两翼和后卫都是大部分手持弓弩,少部分持剑戟。总体而言,方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要占到72.7%。这种布局符合中国传统的兵力布局“前轻后重”,以及“阵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理论,即列阵要紧密,遇敌进攻时则攻不破;前锋要疏松,向敌进攻时便于战斗。
当然兵马俑所处的是一种面对检阅时候的“陈兵”状态。如果临战,必然是前锋和本阵中的轻装战士,也就是秦军中的锐士前出散开,组成散兵群,袭扰敌人。重装战士变阵,减少纵深,扩大正面,以便发动长铍冲锋。至于方阵中的战车,考虑到其极少的数量,以及战国时代步兵的兴盛。其在方阵中应该更多起到指挥车和运输车的作用,并不直接参与战斗。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文章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