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8:15:29 | 浏览:509
目前已经出土的“兵马俑坑”,一共有4 处,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四号坑。坑中共有总共8 千余件“兵俑”加“马俑”,另有驷马战车130 余辆。各坑中的兵马俑均列成方阵排列,构成了一个宏伟的古代军阵。
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根据发掘的情况推算,坑内共有徒步步兵和车兵俑六千左右,驷马战车三十余辆。坑内虽有马俑,但均为战车用马。
二号坑长124米,宽98米,分为四个不同编组的小方阵。第一小阵为弩兵阵,共有160个跪射重装俑和有172个立射轻装俑,并有军官俑和军吏俑各一。第二小阵为战车阵,共有战车64乘,每车有甲士三人,无配属步兵。第三小阵为步、骑、战车混编指挥方阵;合计战车19辆,其中指挥车一辆,264个步兵俑,8个骑兵俑。第四小阵为车骑混编阵,共计战车6辆、108个骑兵俑。
三号坑占地520平方米,共有战车一辆,68个武士俑,判断为兵马俑的指挥机关所在。
四号坑则空无一物,可能未建成,就被迫停工。
▲秦始皇兵马俑坑布局图
根据秦俑和相关文献的配合研究来看。秦军的基层步兵编制为六级: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仕,设仕长一人;五仕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设五百主一人;两五百,设千人将一人。骑兵编制为四骑一组,三组为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车兵编制为八乘为一偏,二偏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
一般说,一个千人队,再配属一定的独立骑兵与战车部队,就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作战效力的曲,曲有军侯一人。若干个曲构成一部,部的长官为校尉。一般秦军由将军统领若干个校尉,但咸阳卫戍军作为秦帝国皇帝的直属部队,其校尉直辖于皇帝本人。这正和三号坑中未见统帅俑相对应。另外,五百主以上的军官就拥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其兵力大约是该军官所辖兵力的十分之一,也正和三号坑的情况相对应。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出阵法的概念与兵马俑所处的态势。为了战胜敌人,指挥官就必须按一定组织形式将战士统合起来,便于指挥和控制,以适应不同的战斗模式,这就是阵法。不过阵法其实是两个词,阵是某个状态下军队的组织形态,法是如何指挥阵变化的方法。阵法总体而言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
兵马俑所处的态势则属于“陈兵”状态,类似咸阳卫戍军处于检阅状态而非临战状态。如果转入行军或接战状态,咸阳卫戍军的布局和组织形式必然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地从静态理解兵马俑所提供给我们的军阵信息配合“强弩在前,锬戈在后”的记述来看,秦军步兵的核心打击手段是强弩掩护下,阵列步兵所发动的长铍冲锋。
这正与兵马俑一号坑的兵源构成和武器配备想对应。一号俑坑,由前锋、本阵、两翼和后卫构成。前锋为3横列、每列68人,共204人,其中3人带甲,201人轻装。这204人大部分为弓弩兵,但还夹杂少量持戟士兵。前锋士兵之后的本阵,是由38列纵队组成的战车与步兵本阵,其中少量使用弓弩与剑戟的轻装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手持铍戟的重装战士。在方阵两翼各是170人的单列警戒部队,其中135人重装,35人轻装。方阵后卫也为3横列、每列68个,共204人,但是全员重装着甲。两翼和后卫都是大部分手持弓弩,少部分持剑戟。总体而言,方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要占到72.7%。这种布局符合中国传统的兵力布局“前轻后重”,以及“阵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理论,即列阵要紧密,遇敌进攻时则攻不破;前锋要疏松,向敌进攻时便于战斗。
当然兵马俑所处的是一种面对检阅时候的“陈兵”状态。如果临战,必然是前锋和本阵中的轻装战士,也就是秦军中的锐士前出散开,组成散兵群,袭扰敌人。重装战士变阵,减少纵深,扩大正面,以便发动长铍冲锋。至于方阵中的战车,考虑到其极少的数量,以及战国时代步兵的兴盛。其在方阵中应该更多起到指挥车和运输车的作用,并不直接参与战斗。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文章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说到历史,无人不晓开国第一皇帝秦始王。他是历史上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规范文字货币和计量单位的第一位皇帝,同时也是野心蓬勃,残酷,暴虐,冷血的代名词。就是这位让人爱恨交织,饱受世人争议的一代霸王,建造出了至今震惊世界的建筑奇迹,他修筑的万
看过盗墓类小说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句话。盗墓贼们靠着这些风水口诀,盗了不少王侯将相的墓穴。其中,很多盗墓贼倒斗(盗墓的黑话)都会寻找油斗(陪葬丰厚或规模宏大的墓穴)。那些帝王将相为了死后不被盗墓贼“光临”,都会将墓穴的位置设置得很隐蔽,因
新华社西安4月18日电(记者孙正好)在距离西安不远的咸阳市,有一批比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还早9年的兵马俑,这就是如今陈列在咸阳博物院、号称“三千人马”的西汉彩绘兵马俑。新华社记者孙正好 摄国际古迹遗址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咸阳博物。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两千多年前统一六国,称霸天下。1974年,一位下河村的村民正在打井,然而就在这口井的下方,一片宏伟壮观的。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的天下有多么辉煌,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通过史书的记载展开想象。
秦始皇13岁即位,20岁掌权,40岁灭6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不但在生前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故事,死后的两千多年里,同样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谜团。比如,他的陵墓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秦始皇陵宫殿3D模拟秦始皇陵的建造历时39年,动用工人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做的贡献和事迹也对之后中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甚至其政绩在今天都能够得以使用到。说道秦始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秦始皇也是中国第一个意义上统一天下的皇帝。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于赵国,赵政也是秦始。
新华社西安4月18日电(记者孙正好)在距离西安不远的咸阳市,有一批比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还早9年的兵马俑,这就是如今陈列在咸阳博物院、号称“三千人马”的西汉彩绘兵马俑。西汉彩绘兵马俑。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国际古迹遗址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咸阳博
众所周知,在陕西西安临潼区发现的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因此也被称为【秦始皇兵马俑】,但是反对的人也是有的。有许多人认为兵马俑的主人应该是宣太后,也就是芈八子(影视剧中的芈月)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江苏的考古专家陈景元。许多人说陈景元列出的反对
新华社西安4月18日电(记者孙正好)在距离西安不远的咸阳市,有一批比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还早9年的兵马俑,这就是如今陈列在咸阳博物院、号称“三千人马”的西汉彩绘兵马俑。西汉彩绘兵马俑。新华社记者孙正好 摄国际古迹遗址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咸阳博物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他手下的一支神秘骑兵,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的骑兵,虽屡见史料记载,但却从未有任何的实物证明,因此也让专家们疑惑不解。不过幸运的是,专家们在秦兵马俑中,找到了秦始皇的地下骑兵,从而破解了秦始皇骑兵的3个秘密,
当下人类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剧变,我们正生活在变革之中。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变化,但人类历史进程中,尤其是中国文明,可称为大变革的时期屈指可数:现在是,近代中国1840年以后的100年是;
原来,碍于中国人相信风水,导游会提醒大家不要与“兵马俑”合照,即使拍照也别开闪光灯。许多人在前往陕西旅游的时候,都会率先去看兵马俑。在进入其中参观的时候,导游总会给游客一些特殊提醒,使得大家后背一凉,你知道导游说了什么吗。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
不少人拿秦始皇兵马俑的身高举例,认为当时人的身高要远高于现代人。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字数:3277,阅读时间:约6分钟编者按:古人的身高到底是高是低,一直都是网上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首先来说,秦陵兵马俑是仿照。
很多时候,尤其面对强大的力量时,越想表达,越是无从表达。几千年,无数个沧桑的日夜,无数个转瞬的流年,无数个风花雪月的过往,无数个风驰电擎的瞬间,邪恶的,美好的,深奥的,最终被时光包裹,成为历史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