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2021中国建筑建材行业十大风向

2022-10-31 17:46:08 1980

摘要:全球一半的水泥由中国生产,水泥作为国内重要基础行业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排碳大户”。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排放CO2约12.3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4%。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内水泥行业巨头正围绕“碳减排”持续发力。近日,中国建...

全球一半的水泥由中国生产,水泥作为国内重要基础行业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排碳大户”。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排放CO2约12.3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4%。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内水泥行业巨头正围绕“碳减排”持续发力。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等18家建材建工企业,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在武汉成立建材建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

过去20年,水泥行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水泥熟料能耗由2015年的112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2020年的108千克标准煤/吨。但是,按照2015年巴黎协议的摄2度协议(2DS)约定,全球水泥业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也就是2030年要达成减碳百分之四十。与摄2度协议(2DS)要求每一吨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520到524公斤相比,目前我国水泥碳排放量约为597公斤,行业面临碳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势必促进水泥行业新一轮的技术结构调整,这种技术创新是行业问题,需要核心企业联合高校资源一起来协同攻关。

“建材建工行业是我国双碳行动战略实施的主战场。”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发洲认为,建材建工行业科技创新一直面临缺乏顶层设计、任务聚焦发散、创新资源分散等问题。创新联合体成立后,将协同高水平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先企业,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分解转化产业需求和重大工程问题,组织低碳材料、减碳技术与装备、低碳建造技术协同攻关。

今年6月以来,随着酷暑伏天、雨季等的到来,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多地发布通知,要求水泥企业执行夏季错峰生产。在错峰生产成为碳减排的常态化举措之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在倒逼行业深研低碳方式。

夏季错峰成碳减排常态举措

2021年初,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出倡议,要求建材行业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水泥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根据麦肯锡数据,水泥产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熟料生产,熟料生产阶段的排放量占据全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的95%。

2020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且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都应进行错峰生产。

入夏以来,已经开始错峰生产的省份包括山东、吉林、河北等地。记者注意到,各地均把 “碳减排”与夏季错峰生产紧密联系起来,表示错峰生产可以缓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压力,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有利于水泥企业节能减排。

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要求,省内72家水泥熟料企业从2021年6月11日0时至6月30日24日执行错峰生产。作为错峰生产执行较好的省份,“十三五”期间,山东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累计减产熟料2.2亿吨,减少石灰石消耗2.9亿吨,减少煤炭消耗2912万吨。

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要求,从6月11日0时开始,全省水泥熟料企业开展为期20天的碳减排活动。减排指标为争取减煤6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7.5万吨,减排粉尘932.1吨等。

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要求,自2021年6月10日起,全省所有有窑企业统一执行错峰停窑15天,并根据供需情况可适当延长停窑时间。

伴随错峰生产,水泥行业进入淡季行情。今年5月,全国水泥产量2.43亿吨,较去年同期下滑2.3%。上周全国重点城市水泥均价452元/吨,周环比下降8.1元/吨,全国价格继续下行,价格下调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普遍回落10—30元/吨。

不过,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余斯杰认为,2020年5月全国各地复工复产,疫情累积的水泥供给集中释放,成为近年水泥产量最高的一个月。综合来看,今年5月水泥行业数据多数优于2018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从今年错峰生产来看,行业自律水平较高,将有利于水泥供给改善,提振后期水泥走势。

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在错峰生产成为碳减排的常态化举措之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在倒逼行业深研低碳方式。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郅晓认为,水泥行业要设定科学碳减排路径,制定碳达峰路线图,必定要由龙头企业来带动行业发展,从技术、产业、金融上扶持中小企业,大集团的规模优势更为凸显。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水泥龙头企业减排路径集中在燃料替代、水泥窑协同处置、碳捕捉、碳交易等。

目前,海螺水泥已建成世界上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规模为50000吨CO2/年。今年5月,海螺水泥董事长王诚造访大连理工大学,该学校是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的重要技术支持单位,并且与海螺水泥签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协议。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海螺水泥可能会大面积布局碳捕捉技术。

海螺水泥2020年年报显示,其研发费用达到6.5亿,同比增长245%,“主要是公司用于超低排放技术开发及水泥制造绿色能源开发项目费用投入同比增加所致。”

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保新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成为水泥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华新水泥、塔牌集团、华润水泥等纷纷上线协同处置生产线。以华新水泥为例,其水泥窑协同处置采用 RDF 技术,目前 5000 吨的熟料窑能日处理 900 吨 RDF。1 吨 RDF含有相当 300kg 原煤的热值,华新协同处置热替代率(替代燃料的热量占熟料生产所消耗全部热量的比例)最高可达到 50%。

“碳达峰碳中和是能够把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链接起来的最好路径。”武汉长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易乔木认为,因资金实力、研发能力等限制,目前90%的中小企业还没有找到碳减排的合理路径。

此前,中国建材联合会联手15家专业协会,制定了《建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在2021年底前,水泥行业要淘汰2500吨/日(含)以下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易乔木说,在去产能压力之下,中小企业对于如何推广减碳技术仍然一头雾水。若能够通过创新联合体实现技术共享、政策扶持,将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王发洲表示,创新联合体将搭建顶层设计、任务驱动、平台运行、第三方评估的管理模式,贯通优质资源链和科研创新链,成立技术创新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为建材建工行业双碳路线提供人才科学和技术支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